华南站丨工业机器人加速完善产业链,本土企业如何强势破局?

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加码,叠加近年来利好政策频出,工业机器人作为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终端设备,在制造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重要市场。同时,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下降、性能提升、应用领域扩大,工业机器人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未来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也将加速闭环。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销与应用现状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稳步增加:2016年工业机器人产量仅为7.24万套,2020年则突破20万套,同比增长19.1%;2021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继续增加,产量达到17.36万套,同比增长69.8%。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将达66.3亿美元,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也将呈增长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共有14.18万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万家,占比超50%。

从应用领域分布来看,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上市企业积极布局多关节机器人是大多数工业机器人企业的主营产品,较早服务于汽车工业,同时也是目前应用范围广、应用标准高、应用成熟度好的领域,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主要下游市场,占比达到35%。而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步拓展至通用工业领域,包括3C电子自动化、金属加工、化工、食品制造等领域使用密度逐渐提升,甚至在一些消费领域也有应用前景。

节卡机器人于今年上半年在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上重磅发布的JAKA C系列新品协作机器人,拥有更鲜明的样式、更高的性价比和出色的综合性能,轻量易部署、简单易用、安全可靠、成本低等特性尤其适用于成本敏感中小企业,将广泛应用在3C、精密制造、电器、汽车、教育、新商业等领域。


电子领域是国内协作机器人产品应用的主要领域,由于该领域产品品类丰富多样,制造柔性化程度高,对于自动化生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挑战。遨博深挖电子行业应用需求,不断扩展协作机器人在电子行业的应用场景。遨博协作机器人产品可广泛应用在电子行业的上下料、装配、螺丝锁附、涂胶点胶、检测等工艺,如搭配视觉可实现PCBA板检测 ;采用复合机器人方案(AGV+协作机器人),在实景棚内按照指定拍摄角度进行工作等。

大族机器人最新推出的MAiRA系列智能协作机器人便可广泛应用在汽车、医疗、3C等领域。性能方面,MAiRA系列机器人是一款高灵活度的7轴协作机器人,其负载最大能到18kg,臂展最长到1.6m(非同时满足),重复定位精度在臂展1.4m时也能达到±0.01mm。末端速度可达4.5m/s,集成在工具端的6维力/力矩传感器可感知0.1N的微小力,并能实现每毫秒一次的数据更新。
图片

MAiRA系列智能协作机器人,图片来源大族机器人

图片
工业化后期,本土工业机器人企业如何突围?


中国拥有无法比拟的市场优势,随着人口数量得到控制和人口素质得到提升,中国工业生产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机器人市场与产业大趋势同频共振。

后疫情时代,制造业持续回暖,机器人的需求确定性获增强,不少外资龙头厂商直接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对华出货量增长明显。不过明朗的大势下仍透露出一丝隐忧,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反复为全球经济增加了不确定,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缺芯”危机也将对机器人产业链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部分头部厂商的畅销机型供货期出现延长。对于本土厂商而言,要在确定性的增长市场中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则需要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控、新场景开拓与非标定制。

目前传统的自动化方案很难适用于对手眼配合和产线柔性要求较高的作业场景,这就显现出对柔性、智能、通用的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工业化后期,医疗、服务业等许多非制造业领域同样凸显出对自动化方案的大量需求。协作机器人将会融入更多高精尖技术,从而达到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并适应复杂非结构化环境,如多传感器融合、远程人机交互、搭载3D视觉、赋予“AI大脑”等,柔性、复合、双臂等高性能协作机器人将是新的需求增长点,国内企业可在此发力,实现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自身实力的壮大。

艾利特机器人坚定押注“台化”’作为协作机器人的破局之路,其商业逻辑是通过打造简单易用、安全强大、灵活可拓展的协作机器人本体产品和操作系统,为用户、集成商、末端执行器和软硬件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好用’的载体,从而简化协作机器人从技术端到应用端的落地进程,解决智能制造中因柔性和非标带来的痛点。而最终的愿景是掌握国产协作机器人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用中国人自己的协作机械臂赋能未来丰富的用户场景。
众多企业都在寻求机器换人、减少对人工依赖的自动化转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