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站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线束加工智能化升级,展会现场旗舰设备大“秀场”

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挑战,我国制定了2030年碳达峰、2060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汽车产业作为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需构筑面向低碳化发展的创新体系。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各汽车厂家都致力于降低整车制造成本的同时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
新能源汽车线束成关键

线束作为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与中枢神经系统,是汽车能源、各种信号输运的载体,它把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器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推动了线束行业的发展,汽车线束市场逐渐由低成本转化为有技术含量的线束市场。线束主要是在汽车电气系统中扮演能量输送和信号传递的作用。不管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汽车,都离不开高压电气系统。

高压电气系统设计到的零部件包括高压线束(高压线缆和高压接口)和动力配(充电)电系统。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中,除了12V电路系统以外,还有一个电压超过300V主要用于动力驱动系统的电路系统,该系统中需要采用高压线束来连接各个电路中的单元。

新能源汽车中低压线束与燃油车线束区别不大,主要差别在于高压线束,高压线束从线束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等都发生较大变化。高压线束是电动汽车里面的连接器和线缆在整个车运行当中非常关键的连接件,影响高压线束的隐患主要有是过热或燃烧,以及恶劣环境对线束的应用还有屏蔽性能、进水进尘的风险等。不同于传统汽车12V线束,高压线束还需要考虑与整车电气系统的磁兼容性。

在实际使用中,电动汽车受到的电磁干扰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近百倍。电动汽车的高压线束是高效的电磁干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是导致电动汽车出现电磁兼容故障及辐射干扰超过法规要求的最重要原因。高压线束生产的磁干扰会影响到汽车信号线路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严重时会影响到整车的操控和安全性。所以,在高压线束外边常常采用注胶、包裹屏蔽线等方式来减少对整车的磁干扰。欧盟还对汽车线束中含有的铅、汞、镉等6中物质的含量进行了规定,要求必须通过RoHS认证。

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线束是整车的重要零部件,占整车总重量的2%,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逐渐增加而继续扩大,为了降低油耗,线束轻量化任务越来越被重视。当前汽车线束使用的材料以铜为主,所以在减重方面除缩小截面积外,就是采用比铜更轻的铝材料。使用铝导线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另外,铝的价格相较铜便宜,一旦铝导线能在线束中得到应用,不仅能降低重量,还能有效提升性价比。目前国内线束企业正在研发相关技术,其中天泽电力“以铝代铜”的工艺目前也获得了国家的认可,有各类的实验来支撑。为了完成以上的工艺的压接,天泽电力还推出了各式的压接工具,包括充电式液压钳和充电式端子压接钳等,可用于铜铝端子的压接作业。


此外,高压线束技术的发展还体现在线束加工工艺上。涉及到电池包电压采集和温度采集的线束对压接工艺要求很高,高压线束在大线径部分由于端子材料限制,必须要使用液压设备,不能用传统冲压工艺。在加工有防水要求的部分时必须采用新设备,在订单量较小不值得购进设备时,线束厂一般要求连接器供应商提供已经压接好的半成品线束进行二次加工,以保证品质。

虽说线束的加工是极成熟的产业,但是依然由劳动力和熟练工人所制约。“低成本”人力加工,在现在的制造业中,已经不是吸引客户的主要因素。尤其在要求一致性很高的汽车制造业,越来越多的机械介入,越来越少的人工环节,让效率、成品率、一致性和综合成本达到新的高度;如何提高自动化生产和机械制造的比例,已经是线束加工业新的议题。在展会上聚焦线束加工产业的前沿展商们,积极拥抱这种挑战与机遇,纷纷推出各自不仅局限于汽车线束加工的设备新品。

宜略科技针对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的高压测试系统,是由宜略的高低压一体式测试仪W484plus加上FPC公司的智能化测试台组成的。W484PLUS是专门针对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高压电缆线束及组件的测试要求来设计的。它和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集成了高压和低压的测试仪在一套系统里面,由同一个软件来控制并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记录所有的测试结果。


精探探针经营PCB探针、ICT 测试针、弹簧测试针、BGA双头针、非标探针、pogo pin、5G高频探针、射频探针、大电流探针、开关探针、夹片探针、五金件及各种测试配件等,主要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测试及PCB线路板的测试。近些年主要新品为汽车线束类产品,汽车线束也成为了精探探针的重点发展和新兴布局的产品。由于近几年来国产汽车的销量不断提高,汽车中的电子配件也随之增长,所以对探针的使用数量也逐步增多,尤其是近几年的纯电动汽车对测试的需求量很大,这也是精探探针这两年主推汽车线束产品的重要原因。

林全科技专注于线束加工设备领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高智能的线束加工设备和工业智能化管控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单端压着机、全自动双端压着机、全自动单端插入机、全自动双端插入机、多功能送线机、端子外观视觉检测系统、压着数据管理系统、压力感应装置,及自主研发的工厂智能化管控系统(MES系统)等,将高端智能系统与传统加工设备高度融合,全方面实现工厂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可视化,真正实现工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