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LEAP Expo 2019 看线束加工企业如何实现新突破?

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线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已达385亿元,2018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在汽车电动化、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发展趋势下,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仍将进一步增长。


2012-2018年中国线束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纵观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此前的预期一样,在双积分政策以及补贴政策的推进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61.7%,全球占比过半。汽车产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后,中国极有可能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实现变道超车。

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标志,加上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兴起,作为重要基础零部件的汽车线束,也面临着设计开发、工艺革新、性能突破的重要发展时机。新能源汽车对汽车线束的输送能力机械强度绝缘保护电磁兼容和抗干扰车身重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线束生产方式也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新能源汽车对线束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传统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化,发动机变速箱由此消失,传统低压线束单车用量相对减小,而动力电池的出现,电机电驱动的应用,以及其他零部件如车载充电机、压缩机的电子化应用,需要采用高压线束来连接各个电路中的单元,这是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线束的主要差别。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一是新能源汽车线束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的环境,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高达600V或更高的驱动电压,比燃油汽车的12V要高出很多,容易导致线束发热,这就要求线束有更强的耐压性,且利于散热

二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一般安装在车前位置,而电池一般安装在车后位置,为了汽车的安全性要求线束不能与传统汽车一样安置在车里,而是要求在车外布线,因而其机械防护性很重要,如防湿防潮等;

三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等都采用交流电,电磁干扰较为严重,因而要求线束屏蔽干扰密封性好,以保证线束应用的可靠性。

汽车线束加工的工艺标准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线束工厂继续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革新汽车线束加工工艺,采用性价比更高的原材料,才能实现新突破。

(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盖世汽车网,NE研究院,51连接器)

LEAP Expo 2019(慕尼黑华南展)将于20191010-12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由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携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及机器视觉产业联盟共同打造,下辖深圳国际自动化及机器人技术展览会 / 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览会、慕尼黑华南电子生产设备展、华南先进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展览会和中国(深圳)机器视觉展览会暨机器视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展会覆盖华南地区、四展联动,浓缩行业精华、贯穿智能制造产业链,提供观众一站式采购体验。

线束加工与连接器板块 精彩纷呈

· 国内外展商展示行业前沿技术

LEAP Expo 2018的展会现场聚集了国内外优秀线束加工企业涵盖从穿栓,剥皮,零切,压接一体机到通用性很强的盲堵解决方案,展示了线束加工前沿技术和先进工艺。LEAP Expo 2019(慕尼黑华南展),线束加工及连接技术展区又将盛装上演,更有针对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解决方案。同时融合机器视觉、图像感知与获取、实现线束检查的自动化,助力工厂升级的智能化、信息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

往届线束参展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 业内专家共话行业发展新脉搏

LEAP Expo 2019(慕尼黑华南展)展会同期将举办深圳国际先进线束加工及连接技术论坛,行业专家将畅谈与剖析线束加工行业发展现实与未来, 直击“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线束工业的转型与技术升级等行业热点话题,集结业界大佬分享经验,共谋新商机。

图片来源:LEAP Expo 2018 展会现场

· 线束线缆装配竞赛,锁定行业精英

除此之外,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将携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共同整合线缆线束的市场应用、先进标准技术和专家资源,组织线缆线束领域的专业竞赛-线缆线束装配竞赛。比赛也将邀请到线缆线束的企业参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缆线束的焊接、压接、装配、测试等各工序要求,实现产品的设计功能。在如此紧张的节奏下,看线束装配大神如何凭借精准、流畅的操作摘得桂冠?


图片来源:productronica China 2019 展会现场

LEAP Expo 2019(慕尼黑华南展)预计将拥有400余家展商入住,吸引25,000余位专业观众莅临参观。展会将全方位呈现自动化及机器人、电子制造智能化解决方案、线束加工与连接技术、点胶注胶设备及材料、先进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机器视觉与应用六大模块及智慧工厂特色环节,打通产业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互动交流平台。